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尊敬的访客,欢迎您访问湘西州人民医院网站,我们一直在关心您的健康!为您的健康服务!

地址:吉首市乾州世纪大道与建新路交汇处

邮编:416000

预约挂号:0743-8669668

投诉电话:0743-866906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杏林撷萃 »

前世今生“十八洞”

      十八洞,古称“夜郎十八洞”,位于湘西州花垣县双龙镇(原排碧乡)西南部,紧邻吉茶高速、209和319国道,距花垣县城34公里,距州府吉首38公里,全村辖梨子、竹子、飞虫、当戎四个自然苗寨。
      村所在地峡谷溶洞相间,洞洞相通、相连,山间高地易守难攻,道路修通后,才知道原来闭塞的苗山小寨还真是福地洞天。

(造型别致的村“大门”)
      在我的印象中,“梨子”、“竹子”两寨组成“竹子村”,“飞虫”、“当戎”两寨则组成“飞虫村”。直至上世纪90年代,政府干部到村催收公粮时都还曾因天黑路窄还得在村民家住上一晚,第二天再返回位于209国道边的政府所在地。当时也没有听人提起过这里有个十八洞村,估摸着这十八洞村村名应该是新一轮撤乡并镇合村后的“产物”。
      过去的十八洞,作为排碧乡辖区的苗族聚居村寨,那可是有名的“山沟两岔穷疙瘩,每天红薯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的地方。以至于到2013年时,十八洞村人均年纯收入还不及当时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五分之一,村民吃饭、男人娶不上媳妇等都成了一个现实版的社会问题。

(村口树立的扶贫标语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十八洞村的蜕变是从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考察调研,并在这里为扶贫校准了航向后才开始的,它也有幸成为了“精准扶贫”的首倡地 。
      2021年5月22日,医院第五党支部进行红色教育,我们在十八洞村梨子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访贫问苦真扶贫的足迹,体会苗乡山寨的巨大变化。

(云雾缭绕十八洞)
      中国历史上的苗族,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历经五次大的迁徙后散居世界各地,又尤以偏僻荒蛮之地居多,几千年来一直承受着封建王朝正统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真可谓是“千年贫困,受尽苦难”。
      历史证明,中国苗族真正能够充分享有同中华各民族同等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能实现。
      花垣县十八洞村的苗族群众能够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正是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党的扶贫政策的强力实施和贯彻。

(十八洞往昔)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和勇于担当的勇气。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让十八洞如沐春风,一下子焕发出无穷的活力来。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种渊源,如今的十八洞村,自然而然地借着扶贫政策的东风,一条蜿蜒宽敞的进村大道被直接修通到崇山峻岭中最高处的梨子寨,老百姓的生活已是大变样。这里不仅成了人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更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且是我们共产党人寻找初心与使命的好场所。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石大姐”访贫问苦)
      如果你到习近平总书记与农家妇女“攀亲戚”的地方转上一圈,你就会产生这样的感慨:原本最平常不过的农家,只因为一个“贵人”的光临,真就使这里“蓬荜生辉”,灵气顿起。梨子寨老百姓的生活也自那时起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
      十八洞村的巨大变化,与中国共产党作出的脱贫承诺及一届又一届政府的扶贫努力是不能分开的。更重要的,这里的村民思想发生革命性转变,才是这个地方改变落后面貌的内因。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和群众座谈)
      所谓“扶贫先扶志”,如果贫困地区自身缺乏一种精气神,坐等脱贫是根本不可能的。脱贫路上要想不让一个村民掉队,就必须让他们自觉地、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的洪流中来。十八洞讲解员施芳丽就这样介绍给我们说:十八洞要想富,首先就是要修路,打通闭塞的村寨与外界的联系,而要修路,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少数思想狭隘,私心重而信心不足的的“刺头”村民的阻拦或不配合。但这些小动作并没有阻挡绝大多数人脱贫致富奔小康意志和步伐,村支两委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通过耐心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并设置 “村民行为星级评价制度”,帮助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提升村民共建、共享美丽山村的参与度,让每一个村民自己给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打分,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到建设十八洞村的队伍里来。这一办法的实施,改变了村民贫富荣辱观是群众成为十八洞村脱贫攻坚战场的主体力量,真正做到了 “人穷,思想不能穷,农民身上固有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气神没有丢”。
      如今的十八洞村,一条宽敞的柏油路直通山顶,通路、通水、通话、通邮及土地整理等项目先后完工,村民已开始做起了神秘湘西绿色旅游的大文章,全村人均收入已由2013年的1668元增长到2017年的10180元,使136户533人完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56·76%到无返贫和新致贫发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到2020年,十八洞的人均收入更是达到了18369元。
      在十八洞,我们看到了人们不仅在物质生活上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发现其精神面貌更是发生了质的转变。一个"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正在十八洞村蔚然成风,他们没有忘记嘱托,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贴在村部《十八洞村村规民约》的内容由此可见一斑:

(村规民约)
      在村部精准扶贫展览大厅里,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我们每个人亲自参与其过程的脱贫攻坚大会战,给深受“千年贫困”和“百年匪患”的苗区群众带来的根本性改变。同时也为自己能为这一伟大斗争作一份贡献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十八洞村导游的导引下,来到十八洞村的梨子寨,它因寨中有一株260岁的梨子树而得名。全寨依山而建,寨子东面是绝壁,望吉首首府之地而羡慕兴叹,南面是群山连绵,西北及西南面则分别与同村的灰虫、竹子寨有山路相连。
      相比之下,梨子寨更是突兀在群山之巅的一颗明珠,大有一种指点江山的气概,站得高而看得远,得天独厚的条件,让他在脱贫攻坚的洪流中,享受到了更多的党的温暖和后期乡村振兴政策更多的倾斜。
 
(梨子寨)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梨子寨与杨老师亲切握手,到石大姐家认亲戚,唠家常,再到成富家厨房的空地上开会调研,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全国性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思想,并明确要求十八洞“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并希望十八洞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
      8年时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看似短暂,其实充满着无数艰难和风险。作为湖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的湘西自治州党委政府,其肩上的担子和责任无疑比任何一个地方都重。牢记嘱托,一心一意抓好湘西州各族人民群众的脱贫攻坚,这是一项无比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州委州政府把这项光荣而神圣的职责扛在肩上,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到今天,让无数个家庭摆脱了贫困,这是需要何等的毅力和气魄。

(长在寨子山顶上的古梨树)
      我们看到,当年的泥巴小院现在已被村里用石板硬化后辟成“精准坪广场”,并在这里竖了一块石碑,上刻“精准扶贫”四个大字。 站在精准坪,凭栏望群山。但见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云蒸雾绕,空气清新,梨子寨已然宛若仙境,有一种“风景这边独好”意境。

(精准坪上人如潮)

(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