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尊敬的访客,欢迎您访问湘西州人民医院网站,我们一直在关心您的健康!为您的健康服务!

地址:吉首市乾州世纪大道与建新路交汇处

邮编:416000

预约挂号:0743-8669668

投诉电话:0743-866906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杏林撷萃 »

神秘湘西境的公路奇观

      从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向西沿湘川公路(现209国道)去川东方向有一条天然大峡谷,名为德夯大峡谷。
 
(矮寨苗寨)
      昔日的湘川公路需从峡谷底的矮寨苗寨穿过,跨过德夯河后盘矮寨坡经九弯十八拐才能到达峡谷的另一端顶。当年的建设者们在这个水平距离不到100米、垂直高差达440米的地方硬是修出一个长6公里的公路奇观来,真是不容易。湘川公路死事员工公墓碑默默地记载着这些建设者的丰功伟绩,让每一个开车经过这里的司机不由自主地在此鸣笛,向他们表示崇敬。没有他们的牺牲付出,就没有深壑变通途的今天。
 
(矮寨公路守护神)
      据资料记载: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同年11月20日,国民党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四个月后的1937年12月13日,日寇攻占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首都南京沦陷。“八一三”上海事变后,东南沿海的人们为了不当亡国奴而大举内迁前往重庆。当时,常规的线路是粤汉铁路到汉口,然后乘船或者坐车到达重庆,或九江水路到武汉去往重庆;高端的线路是从香港直飞重庆;绕道越南至昆明再到重庆则是最为颠簸曲折的线路。而从湖南进入重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应该属于非常规线路。
      由湖南入川,也面临着两种选择,经湘黔公路从贵州进入重庆,或者经由湘川线直接进入重庆。就两线距重庆的距离而言,湘川公路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大多数从湖南入川者却选择了湘黔公路,宁愿绕道贵州而舍弃直通重庆的湘川公路。其原因就是湘川公路一线除了险峻外,还有湘西、川东的匪患,那些好不容易才逃离战火的难民们,当然是不愿意在这条公路上拿自己的生命去再冒一次险。
      1929年,当时的湖南省政府就绘制了一幅修路的“蓝图”。在这张蓝图上,“以省会长沙为中心,首向边境各修一条干线,与邻省各干线或国道相衔接,将来再以支路贯串,形成网状,使全省交通四通八达”。湘川公路是七大干线中的一条,初规划由湘乡起,经新化、溆浦、辰溪、沅陵、古丈、保靖、里耶以达四川。最终由宁乡人周凤九选择了如今的线路(三角坪—泸溪—吉首—花垣—茶峒—酉阳),尽管这条线路全线沿河的就有约100公里,一面是峭壁,一面临深溪,险峻无比,还有铁山、能滩、矮寨天险。但和另外两条周凤九选择的路线相比,依旧算得上是最为温和的路线。
      1936年3月湘川公路开工,1937年7月,全线正式通车。至今仍横卧在泸溪县洗溪镇能滩河上的能滩吊桥,作为当时湘川公路上的控制性工程,幸运地成为了中国公路史上最早的现代悬索桥。
   1937年川湘公路建成后,该路三险之一的能滩河,当时还仅以临时木便桥通车,一遇洪水,即被冲毁而中断交通。因此,周凤九决定修建一座单孔80米跨径的吊桥。这是当时中国第一座最大跨径的公路吊桥,吊桥采用空心圆柱式铸钢桥塔,吊索采用铸钢链条。湖南机械厂收集汽车废钢,自行用电炉炼钢铸造了桥塔和吊索的链条眼杆。由于整个链条重达20多吨,缺乏吊装设备,工人们又想办法在高空搭成便桥,将眼杆在便桥上逐节拼装,终于得以成功。能滩钢结构吊桥的建成,不仅让工程师周凤九名留青史,更彰显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无限创造力。就这样,直至1938年5月泸溪能滩铸钢吊桥竣工,湘川公路全部工程才算真正结束。
  险峻的湘川公路,对于抗战大后方的物资转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川盐和四川土产由此进入湖南,军工器材、航空油料等战略物资由此源源不断流入抗战大后方,湘川公路一时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生命线”。
      1949年10月,刘邓大军挥师大西南。11月6日下午5时,沿湘川公路入川的解放军先头部队攻占洪安(现属重庆管辖),与从川北入境的贺龙部队遥相呼应,拉开了解放大西南的序幕。据说,因原湘川大桥被敌人烧毁,解放军在两岸百姓的协助下,在拉拉渡码头用8只可以拖带小船的“娘娘船”,装成两艘简易渡船,载送二野三兵团及三十六师一〇六团渡入洪安。随后,先遣团在清水江上架设浮桥,使后续部队源源不断的向秀山挺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47军奉上级命令,在这块土地上进行了坚决的剿匪反霸斗争,一举平定了湘西百年匪患,让百姓过上了平安的生活。改革开放,精准扶贫,更是让湘西插上腾飞的翅膀。一个民主和谐,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新湘西展现在世人面前,吸引着无数来客,增添了更多的人气和喜气。
      在我的印象中,矮寨公路之险,堪比蜀道之难。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湘西州人民政府决定在花垣县城郊建一制糖工厂,需要从长沙定制100余吨重的锅炉两台运到湘西来。任务下达后,长沙的司机许多人都不敢领受这一运输任务。据说后来运输该锅炉来湘西的司机是党员,他在领受这一任务之后,鉴于矮寨公路的险峻复杂,便提前向党组织交了党费,大有壮士一去不回还的意境。当载重车将这两台锅炉运到花垣县城时,我们还被学校组织起来去列队欢迎,只见高高的大锅炉上被绑上了红绸子,锅炉身上还留有这样一条标语:“突破铁沙河,再战矮寨坡”。这是运输锅炉的司机团队在车队过了泸溪铁沙河(沅江)轮渡后,写下的感言,可见当时人们对矮寨公路是何等的畏惧。
      我第一次和矮寨公路接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是我背起行囊第一次坐车出门去长沙求学的时节。
      随后,为了生活和工作,我就在这条公路上来回奔波不停,无论是天晴还是落雨从来就没有停息过。有时甚至是冰雪封路的时节,我们也会义无反顾地往家赶,去和自己的父母团聚。显然,这一条险峻的矮寨公路已经挡不住我们回家的脚步。

(拐子路)
      如今的矮寨公路都被改建成了有颜色的路面,从坡顶俯视公路,这条路极像一条在大山中穿行的斑斓巨蟒。一直从坡顶延伸到吉首峒河湿地公园。该路段由于沿途风景秀丽,森林茂密,空气清新,已被辟为马拉松运动的理想线路,并经常在这里举行赛事活动。
      崎岖的湘川公路,沿途的险峻和秀丽,成了过上小康生活的人们休闲时光追逐的一道道风景。即使这里已经进入了高速时代,有一桥飞架西东的“时代标高”的矮寨悬索桥等美景给湘西锦上添花,但矮寨公路上的这些原始风景和人文景观仍不可能被另一种风景所取代。
 
(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