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尊敬的访客,欢迎您访问湘西州人民医院网站,我们一直在关心您的健康!为您的健康服务!

地址:吉首市乾州世纪大道与建新路交汇处

邮编:416000

预约挂号:0743-8669668

投诉电话:0743-8669062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媒体聚焦 »

《湖南日报》“医”行千里唤春归——湘西州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员武汉战“疫”记

 




圆满完成任务,我们回家咯!
 
(本版图片均由湘西州人民医院提供)
    王 珊  向莉君  邓 进
 
    4月8日凌晨,夜已深了。湘西州康养中心门前却挤满了医生、护士、家属和闻讯赶来的市民。人们排起长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等待战“疫”英雄归来。
 
    零点22分,载着湖南省第五批、湘西州第二、三批援鄂医疗队员的大巴车,缓缓驶进康养中心。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迎接英雄凯旋”“向援鄂英雄学习致敬”……醒目的字牌高高举起,男女老少挥动着双手,欢呼声、道贺声、问候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在寂静的夜空。
 
    一个多月前,也是在这座城市,58名医护人员先后集结,组成湘西州医疗队驰援武汉。其中,州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州医院”)共派出两批19名队员。
 
    从黄陂方舱到金银潭医院,从普通病房转战ICU……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州医人无惧生死,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生命点亮了希望的曙光,用勇气、智慧与汗水贡献出“湘西力量”、彰显出“州医担当”!
 
    “疫情肆虐,使命当前。谁不想活着?但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情!”
 
    ——湘西州援鄂医疗队队员田明超
 
    白衣执甲 逆行出征
 
    2020年2月15日,是一个让州医人永远铭记的日子。
 
    上午9时,州医院接到上级通知,由该院和湘西州中医院各派10名护士,组建湘西州援鄂医疗队。
 
    距离出发只有三小时,时间紧迫!州医院发出紧急召令。不出片刻,从各科室赶来请缨的医护人员就把会议室挤得水泄不通。院领导宣读完上级文件,大家呼的一下从座位起身,排队走向前排,在报名表上写下姓名、按上手印。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跃跃欲出,人人化作了即将出膛的子弹。
 
    决心最大的,莫过于呼吸一科护士长黄娟。这个土生土长的武汉姑娘,自疫情爆发后就想回家乡支援。她请求长沙的同业“前辈”带她同去,又多次向州医院领导表达援鄂的强烈意愿,州里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她更是全力以赴、每天奋战到深夜……她说,“我就想和亲人、同学一起并肩作战!”终于,她盼来了这次驰援武汉的机会。
 
    和黄娟一样早已做好准备的,还有感染科护士长李康花。作为一名感染“专业人士”,从建设医院定点病区到筹建州定点医院,她自始至终冲在一线,大年三十后就没有回过家。她的公婆已是古稀之年,家中两个小孩,大的11岁,小的才3岁,需要妈妈照顾,可她却义无反顾报了名:“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好多年轻的医护人员都报名,我怎么能躲?”
 
    呼吸一科护士田明超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他虽然没抽中签,却铁了心要去:“疫情当前,好男儿就要冲锋一线。疫情肆虐,谁不想活着?但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情!”他强行跟同事换了签,成为州医院第一批援鄂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
 
    短短半个小时,160多名符合条件的“勇士”纷纷请战。经过抽签以及慎重考量,医院最终选派了10名护士参加援鄂医疗队,由黄娟担任队长、李康花担任副队长。
 
    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州委副书记、州长龙晓华专程赶来为队员们送行。州医院党委书记彭剑涛殷殷嘱托:“你们是州医院的骄傲!一定要平安归来。”院长周明欢像一位父亲送儿女上前线一样,为他们一件件搬运行李,看着他们乘车离去的背影,泪水早已挂满了脸庞……
 
    4天后,2月19日,州医院再次接到湖南省卫健委紧急通知,组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300多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主任何忠、ICU副主任石红印、护理部副主任彭涛等2名医生和7名护士担当重任,驰援武汉。
 
    两批队员,共19个人。他们曾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孩子的妈妈、是父母的“宝贝”,但此刻,他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白衣战士”。在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里,他们援方舱、赴“红区”、战疫魔,奏响了一首首生命的壮歌!
 
    “最苦最累的活请交给我们湘西队!只要同心协力,就能战胜疫情!”
 
    ——湘西州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黄娟
 
    “疫”线冲锋 硬核担当
 
    在武汉“前线”,州医院第一批队员跟随湖南省第三批医疗队支援黄陂方舱,第二批队员则跟随湖南省第五批医疗队支援金银潭医院。
 
    不论哪一个“战场”,都充满着未知病毒带来的心理恐惧和生死威胁;不论在哪一个“战场”,都要经受隔离环境高强度工作带来的极限生理挑战。
 
    队员张帆告诉我们,在隔离病房,每天穿着厚实不透气的防护服,戴上重重的护目镜,穿脱耗时两个多小时再加6个小时工作,每班9个多小时,不能吃喝、上厕所。同时,护士们还要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巡视病情、组织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做好给药、抽血、咽拭子采集、心理护理等等各种工作。一天下来,防护服里的汗就没干过,累得坐着就能睡着。有的护士因为长时间空腹劳累,出现晕眩、低血糖症状。但即使这样,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支持不住了就休整片刻再上“前线”。
 
    黄娟是队长,也是最能吃苦的“女汉子”。她每天除了夜查房,白班都是第一个进舱,最后一个出舱。为了守护全队人的平安,她反复确认每一个细节:从工作服穿脱规范到操作指导,从方舱里的护理工作到生活区的各种安排……时刻跑在“大部队”前面,跑在可能发生的风险前面。
 
    采集核酸咽拭子是最容易暴露感染的环节,只要黄娟在场,便主动负责几十份标本的采集;有队员穿着密闭的防护服出现不适,她安顿好队员后,立马自己进舱顶上。她说:“大家在舱里就是一个战队,如果人人都计较,那还怎么打仗!”
 
    她的这份“大气”也感染了队员们。不论是搬运物资还是照顾病人,湘西队都是表现最勇猛的一个;最苦最累的活,他们主动承担。方舱里160多个病人,湘西队一支队伍就承担了三个区65位病人的护理任务。连湖南援鄂医疗队总队长都忍不住评价:“湘西队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你们的无私付出,为我们圆满完成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冲上去那一刻什么也没考虑,就想着赶快救人。”
 
    ——湘西州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何忠
 
    红区战“疫” 生死营救
 
    “我们湘西人心眼实,既然来了就要全力以赴,把事做好。”在金银潭医院,州医院第二批援鄂队员也有着同样的担当。
 
    也正是这样的作风和担当,得到了管理部门的肯定,3月7日,金银潭ICU需要增员,州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中专业对口的医生何忠、石红印,护士欧小红、张庭艳被选中,转战“红区”。
 
    “病人血压一直往下掉,出现休克症状,马上抢救!”
 
    转战ICU的第一天,医生何忠、石红印刚刚进班,就有一位91岁的危重症患者消化道“大出血”。来不及多想,何忠、石红印与同组医生一道,争分夺秒为病人补液、打止血药,输血……
 
    起雾的面罩、厚重的防护服、多层手套影响了他们的视觉、触觉,却没有影响他们救人的效率;接触病人血液、近距离抢救气道开放病人,感染风险成倍增加,却没有吓退他们救人的决心。经过4个多小时的生死营救,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奇迹般地被医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何忠和石红印忍不住击掌欢呼,涌出了激动的泪水。
 
    “在ICU,我们每天都要和‘死神’打交道。”何忠告诉我们,就在当天,医生们为一位新进ICU病房的危重症病人实施了气道开放手术。那是新冠肺炎职业暴露风险系数最高的操作。“虽然危险,但也要上。那一刻没考虑太多,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
 
    由彭涛担任领队的护理团队,从北五病区转战北七病区再到北五病区,始终吃苦在前,勇挑重担。同个战壕里的金银潭医院北七病区护士长贾春敏不禁感叹:“我虽姓贾但我只说实话,你们湘西团队是最棒的,没有之一。”
 
    “我们没想过会来金银潭,更没想到会进ICU。但既然来了,就没什么好怕的。”张庭艳是州医院小儿重症科的一名护士。ICU的工作她不陌生,但新冠肺炎重症病房确实是感染风险最高、最危险的“红区”,这里到处都是气切、血透病人,有的病人上了七八个泵,垒起来比人还高。护士们一个人要单独管2、3个危重症病人,紧张和压力难以想象。记得第一天进班,大家足足愣了十秒钟,但缓过神来后,马上深吸一口气,全情投入工作。
 
    队员欧小红身材娇小,小小的身体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第一天进隔离病房,恰好同组的三位都出现身体不适,她一直坚持10多个小时,完成了4个人的工作。
 
    那天,25床的病人心脏骤停。管床护士向离她最近的欧小红求助。小红二话不说,立即为病人推药,做心脏按压。穿着防护服,大力快速的按压动作会让人喘不过气来,而且有可能会造成防护服松动。但小红没有一点退缩迟疑,她和5名护士竭尽全力、轮流上阵,直到医生穿好防护服赶来,病人已经恢复了心跳,小红她们却累得瘫在了走廊上。
 
    “后来,我脱防护服时发现裤带上破了一个小洞,这才有点后怕起来。不过,如果有下次,为了救人,我还会那么做。”欧小红轻声说着,语气却异常坚定。
 
    “是你们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拉的守候,换来我们的安心;是你们的悉心照料、耐心安抚,换来我们的健康。”
 
    ——北五病区46床金女士
 
    “疫”路“湘”伴  守望春归
 
    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对病人,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在新冠肺炎战场上,这句话让医护人员感触更为深刻。
 
    18岁的小虎(化名)曾是黄陂方舱F病区的轻症病人。全家感染了新冠肺炎,父母都是重症。半个多月来,他一直在发烧。因为失去了希望,他把自己“关起来”,不与别人交流,不喝药也不吃饭。护士长李康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工作之余,她都跑过来跟小虎聊天。听到小虎说“我家完了,我也没希望了”。李康花紧紧握着他的手,告诉他“不要怕,我们一起度过难关”!
 
    为了让小虎吃药吃东西,李康花想尽了办法。听说小虎爱喝可乐,她托人弄来了一大箱,并告诉小虎:“这箱可乐是一位志愿者连夜敲了10多家商店才买到的。现在,全国都在支援武汉,那么多素未谋面的人都在努力付出,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回家。我们一起加油!”这次,小虎认真地点了点头。
 
    在李康花和护士们的耐心陪伴和努力帮助下,小虎越来越积极乐观,渐渐地主动帮病友和护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看着小虎一天天好起来,李康花心里真为他高兴。
 
    “对抗新冠肺炎,医生能做的有限。病人要面对未知的恐惧,加上治疗时没有家人陪伴,关键时候,我们就是病人的‘救命稻草’。”李康花说。
 
    的确如此——
 
    黄陂方舱D区65岁的涂叔叔,新冠肺炎合并痛风发作,疼得双腿不能下床走路。是男护士田明超主动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背老人洗澡、上厕所……直到方舱休舱,他们又担心老人隔离期间病情加剧,主动找到医生协调,帮助老人转去黄陂区中医院。
 
    北七病区5床90岁高龄的冯奶奶,年迈体弱、长年卧床、营养不良,进病区后又拒绝沟通和治疗,身体每况愈下。是彭涛和护士们不退缩、不放弃,悉心照料、耐心陪伴,有空就与她拉家常。冯奶奶的病情得到了极大改善,拉着彭涛的手说:“谢谢你们,你们湘西妹子都是好人,比我亲人还亲啦!”
 
    在方舱、在隔离病房,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为了“一起回家”的目标,护士们精心照料、真心关怀病人,帮助他们抵御死亡威胁,重燃生的希望。
 
    这样的全心付出,也得到了病人的回应。不少轻症病人自发地帮护士们拖地、消毒、擦床栏。北七病房的一个女患者,身体非常虚弱,可每当医生查房时,她都要艰难坐起来迎接,气喘吁吁的表达对他们的谢意。北五病区46床金女士,写了一封《致湘西医护的感谢信》,信中说:“谢谢您们十几个小时的不吃、不喝、不拉的守候,换来我们的安心;谢谢您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每天浑身湿透却换来我们的舒畅……”
 
    而在病房之外,还有更多的力量在集结、更多的感动在延续——
 
    那是宾馆对面大楼居民们自发贴出的“感谢你们,逆行天使”大字,是酒店大厅里堆满的来自社会各界的援助物资,是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尽最大努力给他们提供的生活便利;那是家人朋友“全力支持”“为你骄傲”的声声表达,医院“娘家人”一箱箱装满关怀的快递、一通通嘘寒问暖的电话……
 
    重症监护室护士张媚说:“我从未像今天这样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自豪感、认同感。”
 
    支气管镜护士王志凌说:“援鄂就像一场洗礼,让每个人都更加勇敢、更加坚强。”
 
    医生何忠、石红印,看到共产党人为民担当深受感召,写下入党申请书,成了光荣的预备党员,以更昂扬的斗志奋战一线……
 
    从各方汇聚的暖流,凝聚成了足以抵御疫魔、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
 
    3月7日,黄陂方舱休舱,首批队员完成任务返湘;3月10日,武汉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休舱;4月8日,武汉新冠肺炎治疗压力减小,第二批州医院队员交接工作返湘;4月11日,金银潭医院ICU区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春风拂面来,陌上花已开。
 
    当“英雄们”陆续回到熟悉的工作岗位,湘西州人民医院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厚待英雄,大力弘扬他们无惧生死、救死扶伤的精神。
 
    院党委书记彭剑涛的话掷地有声:“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也是公立医院永恒的使命。不管未来遭受怎样的挑战,州人民医院责无旁贷,我们时刻准备着,国有召,召必来,战必胜!”
 
(原载于2020.04.29《湖南省日报》10版)